2024年4月28日  
最新文章
专题活动
康乐园
工作与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与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2/16 9:47:19

【摘 要】强化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今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的重点内容,也是战胜新冠疫情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统筹协调高职教育和地方各类资源,拓展性地推进高职院校和地方老年心理教育的活动共同体;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实践、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老年大学;老年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心理保健了。老年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现实心理诉求,有效地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老年心理咨询工作,帮助老年人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老年人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控制和减少老年心理疾病发生。高职院校具有开展老年心理教育的资源势,而服务地方正是高职院校的鲜明特征和价值实现的关键渠道。在积极的心理视域下对老年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从而使老年人在精神层面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也是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在老年群体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一)老年群体中的心理需求

1、安全需要:

“老有所养”是老年朋友晚年幸福的基础,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安全感最主要的是来自子女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家庭是否和睦,社会是否稳定。另外,老年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财产是否会保值增值,退休金的发放是否准时,稳定等等,都是关乎老年人内心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如果老年人的内心缺乏或事情没有安全感,那么既是物质上在充裕也不会幸福的。

2、适应需要: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个体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身体的变化,再者还有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呼吸、神经、运动、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会全面衰退,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量在下降,疾病易发生。再者,是对身份的适应,从忙碌的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离退休≈经济收入减少;其二,离退休≈丧失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其三,离退休≈打破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生活方式和习惯。最后,关系的改变也需要适应,从被子女依赖到依赖子女,这种转变使得老人在家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3、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正符合老年人这个特殊群里的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已经满足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如家庭收入、身体健康等)的需求的老年群体,更关注对精神层面的主观心理感受(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方面的需求。近年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呈旺盛发展态势,学历层次较高或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他们要拓宽知识面,提升生命品质;还有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第二职业,或是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或是专注于自己之前因工作而搁置的业余爱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说明老年人有着较强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二)普及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证实,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帮助;在面对生活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老年人更不易生病;如果是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老年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在世界范围的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的背景下,在老年群体中深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有其必然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通常面临各种生理、心理、社会资源的丧失,如感知觉能里衰退、退出社会工作岗位等,这些变化使得老年群体成为各类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而在老年群体中,抑郁是最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障碍的比率虽然不高,但是中国老年人报告的焦虑症状比率却很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的自杀率在所有年龄组中是最高的。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认识到需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社会保障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高度上来认识。

二、高职院校参与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之上,思考老年心理教育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成为老年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和促进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具备雄厚的心理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丰富,社会服务平台成熟;作为高职院校能够多维度积极参与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性地推进高职院校和地方老年心理教育的活动共同体;这不仅是地方老年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院自身创新发展的要求。

1、精准定位老年群体的心理教育内容

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教育要在科学心理理论前提下,结合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如初老群体( 60-69 岁) 的老年人这一时期只要是“退休适应”的内容,帮助老年人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正确认识和处理因角色转变、社会资源等逐渐丧失带来的心理落差;同时发展性地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对诸如自我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心理保健知识的普及;这个年龄段中部分的老年人还有照顾、教育第三代的现实需求,可在心理教育方面增加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知识的“营养大餐”;中老群体( 70-79 岁)的老年人行动开始迟缓,身体功能开始衰退,自我否定、疾病恐慌、抑郁、死亡焦虑等消极情绪问题成为最主要的心理特质,对这部分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积极情绪调整、心理危机预防为主,在保证教育专业性的前提下,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暮老群体(80岁以后) 的老年人,疾病和死亡成为他们主要的心理负担,绝望感强烈,对这部分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以让老年人接受自我、承认现实、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辅导为主,帮助他们重构强大心理世界、提高生命质量、拓展老年生命深度。

2、普及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团体活动

针对老年人强身健体、保持健康心态的需求,高职院校组织可开设受众面更广的老年心理保健等方面的讲座。可根据各社区街道、各机构退休职工之家等提出的诉求,依托社区大课堂等平台,根据不同心理需求,由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科普知识讲座,广泛进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诊断及预防方法,积极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理念。迄今为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江阴市老年大学以及江阴的5个乡镇共计16个社区街道开设过老年人心理健康讲座,这些讲座均是以老年人日常最关注的心理健康话题为主题,包括如何了解老年人心理特点、如何适应退休生活、调适情绪、处理家庭人际关系隔代教养问题等内容。

在举办讲座的同时,为丰富地方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对接不同年龄阶段对象群体的心理需求,还组织形式多样如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的高校-老年活动团体,注重老年心理教育的网络化、互动式教学、提高老年人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构建适合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老年心理课程和专业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直接影响老年教育事业发展,高职院校可针对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组建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教学团队。近年江阴职业技术兼顾区域特点和专业的课程性质,开发了《老年心理与生活》课程,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如面对大脑和身体的功能逐渐衰退,如面临退休,社会角色和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等问题,讨论和指导如何积极有效应对,受到江阴市老年大学学员的欢迎。

课程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示范引导与反复练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满足学员日常生活学习要求,提升生活品质。目标在于通过在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中,通过活动参与、心理体验、心理剧演出等方式,增加学员的洞察力,松动原有的束缚,学习到新的应对方式,学会用新的角度看原来的困境,用更有创意的方法实现自我,帮助老年人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针对性提供个体心理健康服务高职院校拥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具备丰富的志愿者(学生)人力资源,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他们参与社区心理教育的行动力不符合,主要是他们子女较少有时间和精力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充分关注,老年群体自身对心理咨询服务、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工作还存在误解。所以,利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职能与专业优势,可以通过组建专业队伍、打磨专业宣传内容、以服务为中心,在老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分析基础上,以个案心理辅导、同质心理辅导团体等形式提供服务,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到社区进行个案、小组的心理辅导工作,由学生志愿者提供“面对面”的沟通和心理安抚,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和交往过程中锻炼认知能力,传递给老年人积极的心理信念,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参与感。

 

【参考文献】

[1] 王大华,肖红蕊,祝赫.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探析:社区层面的实践与解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12):59-64.

[2] 傅拥军.高职院校多维度参与老年教育的研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6-9.

COPYRIGHT © 2019 江阴市老年大学(江阴元林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环城东路1号,邮编:214400 苏ICP备18069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