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虞老师教我们弹《山行》
顾兴荣
《山行》这首名曲,是以轻快的旋律,有规律的自然泛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勾画出一副佤族青年沿着弯曲的山路,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轻松愉快行走的场景。为了烘托环境气氛,鲜明表达主题,需要应用阮的多种演奏手法和技巧。诸如短轮、长轮、带轮、滑音、泛音、打音、勾弦等等。这对于年过半百的学员来说,无疑难度很大。就连悟性强、弹奏水平较高的班长钱学凤也风趣地笑着调侃:“《山行》有点‘不行’。”
面对学员的畏难情绪,深受我班学员敬佩的赵虞老师成竹在胸,她先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了该首乐曲的创作意境和表达主题,以及各种演奏手法和技巧的不同功效,然后示范演奏。凭着对乐曲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演奏功底,但见赵老师纤纤双手紧密配合,上下翻飞,那灵动的手指间即刻流淌出串串美妙音符。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幽咽泉流水下滩”的感觉,把整首乐曲诠释得淋漓尽致,好似把大家带进了香格里拉风景秀丽的山岭之中,目送着一群在山路上欢快行走的佤族男女青年渐渐远去……,难怪能歌善舞的唐燕当即在教室里走起了佤族舞步,俨然成了一个佤族女青年。
赵老师的示范演奏,使全班同学的身心陶醉在绝妙的《山行》旋律之中,一下子激发了我们下苦功学好《山行》的信心和决心。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她采取了以“乐曲带技巧”的教法,巧妙地将各种技巧动作分解演示,各个击破,消解了单纯技巧的枯燥、乏味,使乐器演绎和技巧练习有机结合,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技巧运用服务于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赵老师也独具匠心,把演奏技巧较多的《山行》安排在春光明媚、不冷不热、手指灵活的5月,这样可以大大加速我们攻克滑音、钩弦等的掌握难度,减少手指的苦痛。现在,每个学员的左手指尖上都还留有苦练滑音的钩纹和老茧呐!
赵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讲练有机结合,深受学员欢迎。尤其注重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适时抓住每个学员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她的每一次鼓励成为我们新的动力。我们期盼每周五下午的阮乐课,因为每堂课都能学到新知识,又是很好的艺术感受。
赵虞老师天资聪颖,师承当代阮演奏名家、上海音乐学院刘波教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并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我班因节目排练之需,曾多次去伯纳文化艺术中心,由赵老师义务培训、指导。
我们十分感谢江阴市老年大学开设了阮乐提高班,淳厚、悦耳的阮声悠扬动听,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