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最新文章
专题活动
康乐园
工作与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与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 办好老年教育
发布时间:2014/11/10 9:55:33


坚持以人为本  办好老年教育

王沅

 

2005年9月,我受聘到江阴市老年大学工作。半年多来,一个门外汉,在学校原工作班子的引领下,在老师、学员的影响下,逐步加深了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同时也逐渐加深了对老年大学的感情。借此《苍松苑》创刊之机,把我的感受和思考奉献给大家,目的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教师、学员乃至社会人士共同来关心老年教育,探求办好老年大学的新路。

一、江阴老年大学的光荣传统

我市老年大学于1990年4月由刘立荣、肖国衡、徐蓉芬等老领导倡导发起,由市政协、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委主办,至今已经历了16个年头。刚起步时有学员109人,开设5门课程,以后学员逐年增多,至今年春季开学,学员人数已突破500名,参加各学科的总数达1200多人次。16年中,学校除现有12门课程外,还先后开设过书画装裱、缝纫、气功、文艺、摄影、风琴、电脑等课,办过2期老年交谊舞培训班。学校开办初期,黄瑾校长、蔡伯仁教导等老同志,依靠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白手起家,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条件下,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建设。坚持“进取有为,颐养康乐,开创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办学宗旨,不断探索进取,使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现在,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理想场所,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年大学任课的老师,不论是离退休干部、教师,还是在职教师,都热心于老年教育事业,准时到校授课,精心组织教学,自编教材,自带教具,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他们多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员,受到了老年朋友的爱戴和尊敬,为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学校专职人员和老师们的辛勤耕耘,老年大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部分学员从开办到现在,十多年不间断地在校学习,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充实了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有些身患疾病的学员,通过参加学习和活动,使病情大有好转甚至得到痊愈。大部分学成离校的老年朋友成了老干部书画协会、老年科协、社区居委的文化、文艺骨干,更多的老年人在为家庭,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使老年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新的工作班子一定发扬老年大学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续为全体学员热心服务,力争把老年大学办得更好。

二、老年大学的性质和特点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年大学就是落实这个要求的重要载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健康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老年教育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老年教育既是面向老年人的夕阳工程,又是充满活力的朝阳事业。

老年教育与正规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非学历教育。没有学制,没有文凭,没有统一的教学人纲,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二是宽松教育。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按需施教。不考试,不布置硬性作业,不评比,不毕业。如有兴趣,可以长期学习下去。三是自主教育。学校坚持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自主学习与自主精神的培养,突出老年入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除此以外,老年大学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学员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年龄、文化水平、个人爱好、退休前的职业、学习的目的都各不相同。这就对老年教育的模式、方法、教材、学制、分班等都提出了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研究。

三、目前我校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我校的现状,是在16年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形成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但由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再加上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学校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1、学科难扩展。现有12门课程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要开设新学科,在教室、师资、教材等方面都受到限制。无锡老年大学开设122门课程,分得很细,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做到。2、教材难编制。由于全国老年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老年大学都是根据各自需要自编教材。我们学校现有的教材是老师们千方百计找资料逐步积累整理的,基本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但要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教材,在人力、物力方面还有一定难度。3、教学计划难安排。应该说,各课程一个学期大致教些什么内容的计划是有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形成完整的、按部就班的计划,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4、分层按需施教难实施。目前我校由于条件限制,班级设置基本上是“大统铺”,一是人数大量超员,有的班级已达到120人;二是学员个体差异突出,基础不同,要求也不同,而老师教的大致是同一个内容,这就产生了有的“吃不饱”,有的“难消化”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分层按需施教缺课堂,缺教师,缺教材,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今年健美班作了一些尝试,但要在全校推行目前还不具备条件。5、校外实习难开展。由于经费、场地、学员的身体条件等方面限制,要开辟实习基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难度。6、经费紧张,硬件设施难改善。我们学校历来强调为老年人服务,走的是福利型的路子,收费很低,这是正确的。但对改善办学条件有一定制约,许多硬件和教学办公用品还处在原始阶段。好在新的校舍已经开工建设,相信随着新楼落成,加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办学条件会有很大改善。

四、对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一些思考

中共中央制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对老年教育提出了一、二、三的具体要求。一,就是参加学校学习的人数要达到老年人数的10%。二,就是参加远程教育的人数要达到20%。三,就是参加寓教于乐活动的人数要达到30%。我市目前参加学校学习的人数离10%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老年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我们老年大学是全市老年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方向作了一些思考。

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效果出发,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逐步形成既规范又宽松,既系统化又个性化的人本管理模式,努力把学校办成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健康的乐园,美丽的花园。具体来说在六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拓宽课程设置。根据学校实际,对学员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课程,创造条件设多、设细,使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专业。教学内容寓政治性、知识性、实用性、普及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贴近老年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二、落实分层按需施教原则。对可以分层施教的课程,逐步分设基础班、提高班、选修班,实施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学员可自选专业,自选层次,自愿升留。使学员既轻松愉快,又学有所得。

三、完善学制。逐步实施多层次教育的教学体制,对某些课程确定学习年限,可以半年,可以一年,可以二年或者更长,学业结业发给结业证书或荣誉证书。但这个学制不是刚性的,愿意留校的可以继续学习。各课要有学期教学计划,要整理完善相对固定的教材。

四、重视教师、班组长队伍建设。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是决定因素。要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选配业务精、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专业人才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满足广大学员对知识技能的需求。班长是教师和教务的助手,在班风班纪、学习效果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要配好配强班长,创造条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学员根据不同爱好组成各种兴趣小组,由业务强、作风正、有凝聚力的学员担任组长,丰富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开拓社会课堂。积极鼓励学员走向社会,以学到的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学员可自发地或有组织地为社区、为企业和农村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同时也使学员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更多的感知与收益。

六、加快硬件建设步伐,探索现代化教育手段。新校舍要设立乐器、电脑、烹饪操作等专业化教室,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空中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必然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网站等,开展网上教育,逐步实现老年教育进入每一个家庭。

以上仅仅是一些不完整的设想,实施有难度,也将有较长的过程,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回顾过去,我们深感创业的艰难,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坚信前景更加灿烂。我们一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老龄委的直接关怀下,尽心尽责,以校为家,热心为老年朋友服务,使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COPYRIGHT © 2019 江阴市老年大学(江阴元林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环城东路1号,邮编:214400 苏ICP备18069524号